4/10/2025

2025年,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激进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贸易战阴云笼罩,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然而,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机会。

关税对决:动荡中的危与机

2025年,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的激进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贸易战阴云笼罩,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然而,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机会。

本文基于破竹直播2025年第87场的深度分析,结合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趋势,探讨当前动荡局势下的风险与机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市场瞬息万变,关注破竹,不错过每天财经分析,助你把握市场动向,做好投资决策。

金融财经知识学习,欢迎关注破竹APP。 财经大咖每天在线分享,专注树立财经思维。 更多内容可关注:www.pozhu.app 加 TG 进社群领取学习资料:t.me/pozhu001

查看直播回放

联系我们

一、关税政策的冲击与全球经济衰退的隐忧

特朗普上台后迅速兑现竞选承诺,提出对全球加征34%对等关税、对中国加征更高关税的计划,旨在缩减美国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并增强经济竞争力。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全球市场恐慌,美股暴跌、大宗商品价格跳水,全球经济衰退预警被推至高位。

1. 关税政策的逻辑与误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兑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通过减少贸易逆差、刺激制造业回流来提振国内经济。然而,这一策略存在逻辑误区。 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其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元霸权的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贸易逆差中,中国占47%,但即便通过贸易战将对华逆差削减27%,美国整体逆差并未显著改善,反而部分转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国家。这表明,单靠关税难以根本扭转贸易格局。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关税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欧盟、加拿大等盟友,引发多方反制。 中国迅速对等加征关税,欧盟与加拿大也明确反对。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对抗导致供应链断裂风险上升,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2.8%,低于疫情前水平。

2. 大宗商品暴跌与经济衰退信号

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传导至大宗商品市场。原油价格跌破近年低点,铜、铝、锌等有色金属价格同样大幅下挫。大宗商品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其价格暴跌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例如,2025年第一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从80美元/桶跌至60美元/桶以下,直接拖累了石油上游企业的盈利预期。

这种趋势对周期性行业构成重大挑战。以有色金属为例,2024年因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其价格和相关企业业绩表现强劲。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打破了这一逻辑,市场预期从“顺周期”转向“衰退担忧”,导致相关行业估值和盈利预期双双承压。

3. 通胀与滞胀风险的隐现

高关税不仅抑制全球贸易,还可能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分析指出,若125%的对华关税持续实施,美国超市商品价格可能翻倍,通胀压力将迅速传导至普通消费者。尽管当前民调显示部分美国民众对关税政策持支持态度,但一旦库存耗尽、物价上涨,民意可能迅速转向。

历史上,1970年代的美国滞胀危机便源于外部冲击与政策失误的叠加,当前局势与之有一定相似之处。

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与结构性机会

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动荡使得全球资本市场进入高不确定性阶段。然而,危机往往伴随着结构性机会。投资者需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逻辑,优选不受关税影响、业绩稳定的行业与公司。

1. 全球股市的复杂局面

美股在关税政策初期暴跌后,因特朗普暂缓部分关税而出现空头回补式反弹。然而,这种上涨更多是情绪化反应,而非基本面改善的体现。华尔街机构普遍担忧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升至80%,标普500指数的估值水平在高位运行,缺乏持续上涨动能。

A股市场则呈现不同特征。尽管关税政策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构成压力,但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4月8日,ETF资金流入超千亿元,央企与地方国资委密集增持,显示出政策托底的决心。相比2018年贸易战期间A股从3400点跌至2400点的惨状,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更为明显,3000点附近被认为是较强支撑位。

2. 确定性逻辑的投资机会

在不确定性主导的市场环境中,确定性逻辑成为投资的核心。以下几个行业因其业绩稳定性与政策支持,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黄金与贵金属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时表现稳健。尽管短期内可能因市场波动出现调整,但长期逻辑未变。 预计未来一至两年,黄金价格将在2500至3500美元/盎司区间高位震荡,上游优质企业因成本优势和稳定现金流具备投资价值。 例如,紫金矿业等龙头企业在2024年业绩持续增长,其估值与盈利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具有吸引力。

(2)消费与高分红板块

消费板块因内需驱动而相对抗跌,尤其是高分红企业受到资金青睐。白酒行业便是典型代表,其高现金流、高分红特性契合“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以贵州茅台为例,其2024年分红率超过50%,稳定的盈利能力使其成为不确定环境中的“压舱石”。

(3)军工与稀土

军工行业因国防开支的刚性需求而具备长期增长逻辑。一季度,船舶、航空航天等细分领域企业利润增长显著,显示出基本面支撑。 稀土则因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而具备反制潜力。尽管稀土板块短期波动较大,但龙头企业如北方稀土在政策支持下仍有较强竞争力。

3. 需谨慎对待的行业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因关税影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需谨慎对待:

(1)出口导向型行业

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关税冲击最大。以苹果供应链为例,其部分中国供应商在关税预期下股价剧烈波动。尽管短期可能出现超跌反弹,但在大局未明朗前,资金更倾向于观望。

(2)周期性行业

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周期性行业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承压。以中石油为例,原油价格低迷直接压缩其上游业务利润,尽管高股息逻辑提供一定支撑,但整体吸引力下降。

三、应对策略:化危为机的投资与政策路径

面对动荡局势,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需采取差异化策略,以应对风险并抓住潜在机遇。

1. 投资者的应对之道

(1)优选确定性逻辑

在第二季度,投资者应聚焦业绩确定、受关税影响小的行业。黄金、消费、军工等板块因其防御属性和政策支持,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操作上,建议逢低布局,避免追高。例如,在市场调整至3000点附近时,可逐步建仓黄金ETF或白酒龙头企业。

(2)关注困境反转机会

若关税谈判取得进展,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被错杀的行业可能迎来修复行情。投资者可密切跟踪谈判动态,在确定性增强时右侧介入。例如,2018年贸易战缓和后,部分科技股出现显著反弹,类似机会可能在2025年重现。

(3)保持流动性与纪律性

在高波动环境中,保持账户流动性至关重要。建议最多将仓位控制在六至七成,留出资金应对突发调整。同时,严格执行止损与调仓纪律,避免因情绪化操作导致亏损扩大。

2. 政策层面的应对路径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关税冲击时展现出较强韧性。未来可从以下方面发力:

(1)扩大内需与区域合作

为对冲出口下降对经济的拖累,中国可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深化与欧盟、东盟等区域的贸易合作。例如,通过减免关税或提供优惠政策,提升对东盟出口占比,弥补对美出口的潜在损失。 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已占总出口的1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

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基建投资、消费补贴等方式提振经济。类似2008年的“4万亿”计划,2025年可考虑推出2万亿规模的财政刺激,重点支持地方经济与中小企业。货币政策则需保持稳健,避免过度宽松引发资产泡沫。

(3)资本市场稳定

继续通过ETF增持、央企回购等方式稳定资本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完善市场制度建设,提升A股国际化水平,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四、结语:以确定性迎接不确定性

2025年的全球经济与资本市场注定充满变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带来短期冲击,但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新审视逻辑与布局的机会。在不确定性中,黄金、消费、军工等板块因其防御属性与政策支持而更具吸引力;而在政策层面,扩大内需与区域合作将成为对冲外部风险的关键。

正如巴菲特所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面对动荡,投资者需保持理性,以确定性逻辑为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唯有如此,方能在危机中捕捉机遇,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