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025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策的持续发力共同塑造着市场的运行态势。

地缘博弈、政策脉动与周期律:当前经济与市场展望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策的持续发力共同塑造着市场的运行态势。投资者身处变局之中,理解宏观背景、政策意图以及潜在的周期律,对于制定投资策略、进行资产配置至关重要。以下将结合近期关键事件,对当前经济形势与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与金融风险

金融财经知识学习,欢迎关注破竹APP。 财经大咖每天在线分享,专注树立财经思维。 更多内容可关注:www.pozhu.app 加客服微信领取学习资料:pozhu33

直播回放

联系我们

中美贸易关系的演进与影响

近期,中美两国重启财经高层对话,这被视为在复杂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进展,为解决分歧开启了沟通的渠道。

贸易摩擦以来,双方首次举行如此高级别的会谈,释放出通过谈判寻求平衡的信号。即便过程充满挑战,沟通本身仍具积极意义,因为它代表着双方愿意坐下来,将各自诉求摆上台面,通过反复博弈寻求妥协。

当前贸易僵局的形成与关税政策紧密相连。一方挥舞关税大棒,意在施压,从而迫使对方重回谈判桌,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此,另一方此前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此次会谈的主动权归属尚存分歧表述,但从策略上看,先抛出筹码的一方更倾向于促成谈判。

谈判过程预计将十分复杂。短期内,双方经济主体可能因前期“突击进出口”而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外贸企业有现金流,进口方有库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进入5、6月份,库存消耗与订单压力将日益显现,这种“疼痛感”可能会促使双方更有意愿进行实质性谈判。

谈判结果不会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多轮博弈。外界需保持审慎,特别是在5月份关税环境仍存不确定性的时期。

从市场影响来看,关税冲突最糟糕、最极端的时刻或许已在早期加征高额关税时出现,当时贸易几近停滞。后续即便出现反复,谈判终将导向某种妥协,其结果有望优于完全停滞的状态。

外部环境方面,如果一方未能与其他经济体达成满意协议,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谈判时可能需做出更多让步,受通胀压力影响,也可能促使其妥协。虽然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局部摩擦以施压,但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程度预计远低于大规模关税壁垒的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维持和平发展环境是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中高端制造能力的关键,这与解决局部冲突的能力密切相关。

国内政策的积极信号与市场稳定锚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之际,国内政策的适时发力为稳定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昨天金融管理部门的联合发布会释放出多重信号。虽然部分政策符合市场预期,例如此前政治局会议等已提及的降准、定向降息等措施的落地,但一些关键信息仍具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主席明确提出中央汇金将行使“类平准基金”的功能,这为市场吃下了“定心丸”。这意味着中国版的市场稳定机制已然成型,在市场面临下行风险、出现剧烈波动时,国家队将发挥稳定作用。

当前汇金公司的操作手法较以往有所优化,通过投资各类指数基金(如沪深300、中证1000、中证2000甚至A50等ETF),不仅能有效托底市场,还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影响力。

金融管理部门还推出了其他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例如,通过保险方式支持外贸企业,特别是纳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范围,将显著提升企业的银行融资便利性,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此外,支持科技企业发行科技债,拓宽融资渠道,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支持战略。这预示着泛科技领域,尤其是有业绩支撑的细分赛道,可能仍是中长期市场的焦点。

政策对冲虽然能缓解部分外部冲击,但中美贸易体量巨大,其影响不容低估,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可能面临下行压力。然而,政策的及时对冲以及“类平准基金”的存在,为全年股市表现提供了底部支撑和向上弹性。历史上,市场在经历极端恐慌后往往能走出不错行情,当前具备稳定机制,市场信心的恢复将是关键。

周期视角下的财富积累

理解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周期规律,对于实现财富管理资产配置至关重要。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主导产业各不相同,这构成了行业的发展周期。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主导产业的兴替:

  • 20世纪80年代: 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衣食),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涌现出第一批“万元户”。
  • 20世纪90年代: 提升生活品质(现代化家电),家电行业高速增长,即便在经济调整期,其工业增加值增速依然强劲。
  • 21世纪初期: 改善居住和出行(住行),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汽车产业成为主要增长引擎,造就了一批巨头。
  • 2010年之后: 互联网产业崛起,与全球同步,催生了科网巨头。

这些历史经验表明,财富的积累往往与把握主导产业的周期性机遇紧密相关。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动力将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模式的变迁。产业升级指向中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域,这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升级则表现为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品质和“享乐经济”转变,00后等新一代消费群体将引领新的消费趋势。识别并研究这些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是投资的关键。

相对于频繁的短线交易,深入研究行业和周期,把握大趋势,往往能带来更可观且可持续的收益。研究行业看似“慢”,但一旦抓住处于爆发期的行业周期,收益可能数倍甚至十倍计。

对特定资产的周期与逻辑分析

将周期和宏观逻辑应用于具体资产配置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黄金: 黄金的长期上涨逻辑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大国博弈(如中美之间的G2冲突)紧密相关。这种博弈反映了现有全球秩序的重塑过程,对以美国国力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体系构成挑战。在信用货币体系面临不确定性时,黄金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非信用资产将受益。短期内,特定事件(如贸易谈判阶段性进展)可能引起调整,但只要大国竞争的深层逻辑未变,黄金的长期趋势支撑依然存在。当前金价虽高,甚至出现实物消费下滑,但这并未改变其由宏观叙事驱动的投资属性。
  • 稳定币: 相较于直接投资黄金或通过ETF等合规渠道配置资产,稳定币等新生事物的合规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和底层逻辑复杂性需要投资者深入研究。对于普通投资者,选择更为透明和成熟的投资工具可能更为稳妥。
  • 人民币汇率: 尽管短期内存在波动,甚至在美元贬值时出现相对贬值,但从长期看,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经济的强劲竞争力暗示人民币可能被低估。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启动内需战略的推进,以及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与国际接轨,人民币未来具备进入升值通道的潜力。
  • 美债: 在贸易关系和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债的长期趋势判断面临挑战。短期美债(如三年期以内)因其收益确定性和流动性,可能成为部分投资者的避险或配置选择。
  • 房地产: 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三四线城市分化加剧。判断市场是否真正企稳并开始反转的关键指标之一,是新建建筑面积能否持续低于销售面积。政策层面,未来可能推出更多支持措施,例如研究和推广政府收储制度,以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并稳定市场。对于海南自贸港等特定区域,其房地产市场前景与自贸港政策推进的速度和开放力度密切相关。

结论

当前的财经环境充满挑战,但同时孕育着机遇。理解中美贸易博弈的复杂性,关注国内政策的积极对冲和市场稳定机制的建立,对于应对短期波动、保持投资信心至关重要。长远来看,把握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周期,识别中高端制造和新兴消费等领域的潜在增长点,并结合宏观逻辑进行资产配置,是实现财富管理投资成功的关键。投资者应保持理性,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符合自身风险偏好和目标的投资组合

市场瞬息万变,不错过每天财经分析, 记得关注破竹, 助你把握市场动向,做好投资决策。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