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025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主要大国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构成了理解复杂环境的核心脉络。

变局中的投资之道:如何看90天的中美窗口期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主要大国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构成了理解复杂环境的核心脉络。

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看似带来了市场的乐观情绪,但深入分析显示,这仅仅是漫长博弈中的一个插曲。理解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把握其内在逻辑,对于投资者在动荡中寻求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

大国博弈:暂缓而非终结

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取得了看似超出预期的阶段性成果,达成了90天的暂缓协议。

但这并非冲突的终结,而更像是博弈策略的一部分。回顾历史,类似的高层互动反复出现,显示出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当前执政者的一种权宜之计或谈判策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挑战的背景下,这种逐一谈判、施压的方式,使得贸易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这种不确定性对市场情绪和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在暂缓协议达成后,市场预期可能促使企业加速进口,导致运输价格上涨,这从侧面反映了对未来政策反复的担忧。如果90天后关税壁垒再次抬升,甚至达到更高水平,将对贸易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面对这种复杂且可能反复的情境,保持“审慎灵活”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因短期的利好消息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因潜在的反复而过度悲恐,而应理解这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常态。

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大国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这不同于过去的“战略防御”,而是进入了“你打我一拳,我也打你一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在经济、乃至战略资源领域的互动更为直接和对等。过去,我们可能在受到限制时选择隐忍,但现在,在关键领域(比如战略资源)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这体现了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博弈策略的调整。

时代变迁与资产逻辑重塑

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新旧秩序交替的深刻变迁,这可以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曾经历过三次大型帝国的解体或体系重塑(如一战后的奥斯曼帝国、二战后的英联邦体系瓦解、冷战后的苏联解体)。现在,我们可能正面临第四次类似的大变局。在这种变局中,“礼崩乐坏”的现象可能出现,既有的价值观和规则受到挑战,利益成为更直接的驱动力,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局部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传统的经济逻辑和资产配置框架也需要重新审视。以美国制造业回流为例,尽管政客们多次强调其必要性,但从经济本质来看,在可以通过增发货币在全球购买商品的情况下,推动制造业大规模回流面临结构性阻力。历史经验也表明,依靠金融和海盗式掠夺致富的帝国,其制造业基础往往难以持续。这与过去几个世纪的霸权更迭历史有相似之处。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黄金。传统上,黄金的估值体系与通胀、美元指数、地缘冲突等因素相关,并建立在“华盛顿共识”以及美元作为全球硬通币的信用体系之上。然而,当前全球秩序的演变,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对美元信用体系产生质疑(例如,在某些事件后,一些国家担心其美元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行为,正在改变这一“前置条件”。这意味着,用过去的估值框架去衡量黄金可能不再完全适用。在当前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信任结构变化的时代,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的逻辑得到强化,其投资价值的驱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国内市场:震荡向上中的结构性机会

将视角转向国内市场,当前A股市场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支撑并存的局面。贸易谈判的90天窗口期带来了短期缓和,但也保留了未来反复的可能性,这如同悬在市场头顶的一把剑,限制了指数大幅快速上涨的空间。然而,市场下方也存在强有力的支撑。被称为“类平准基金”的资金入市,其通过购买ETF等方式,旨在维护市场稳定、提振信心。这种操作方式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符,显示出管理层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

这种力量对比使得当前市场难以出现单边狂飙牛市行情,但也很难出现类似去年某些时期的“千股跌停”式崩塌。更可能的路径是“震荡向上”,指数可能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攀升,节奏相对缓慢。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过度关注指数的短期波动意义不大。

结构性机会成为关键。今年以来,泛科技领域持续作为市场的主线。但纯粹的概念炒作难以持久,真正能够走出持续行情的,是那些具备“业绩释放”逻辑的细分行业和公司。例如,AI概念在过去一年多经历了多轮主题炒作(从算力到人形机器人等),每一次的持续性都与后续的业绩兑现预期紧密相关。

因此,在布局科技板块时,应深入研究,选择那些有明确产业逻辑、未来业绩有望支撑的领域。

在市场内部,不同风格的资产表现也有差异。例如,代表大盘蓝筹的A50指数近期创出新高,但市场的整体赚钱效应似乎并不普遍,这可能因为资金更加聚焦于少数权重股。而中证2000等代表中小市值的指数,其弹性更大,在经历调整后,未来可能展现更多结构性机会。

针对当前的A股市场,投资策略上应保持耐心,避免追涨杀跌。在市场或特定板块调整时,是进行资产配置和布局具备中长期逻辑、有业绩支撑的行业和个股的较好时机。不要试图去抓住每一次短期的波动,而应着眼于中长期趋势。

变局中的投资哲学:风险为先,能力圈内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进行投资,一套清晰、稳健的投资哲学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原则应是“赚自己能赚到的钱”,即只投资自己理解的领域,不盲目追求超出自身认知和能力范围的收益。

风险意识应始终放在首位。历史上,许多投资者即使有过成功的经历,最终却因一次重大的风险事件而遭受致命打击。这种“成功是失败之母”的现象并不少见,往往是因为将短期的好运或市场普涨归因于自身能力,导致在风险累积时不自知,最终酿成大错。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环境下,各种金融风险管理显得更为关键。警惕那些承诺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很多时候,高收益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本金风险。

技术分析在短期波动中可能提供一些参考,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大势。所谓的“顺大势,逆小势”,意味着在看好某个资产或行业的长期趋势时,短期的回调反而可能是加仓或建仓的机会,而不是离场的信号。反之,如果在趋势向下时逆势操作,风险则会大大增加。

如何获取这些稀缺且有价值的专业洞察? 无需大海捞针!作为财经知识付费的头部平台,破竹APP致力于为你提供最专业、最前沿的财经分析和学习资源。

在这里,你可以:

  • 每日参与热点事件与行业分析直播:获取像潘向东博士(本文内容来源)这样的行业专家第一手解读,洞察市场动态,把握投资先机。(工作日每天都有!)
  • 探索精心打造的投资课程: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资深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你的系统化课程,从零开始或进一步提升你的投资体系构建能力。

现在,是时候升级你的投资“操作系统”了! 立即关注破竹APP,解锁每日专业财经直播,系统学习高阶投资策略,让专业知识成为你财富增长的加速器!

记得联系客服微信,领取课程福利:pozhu33

查看直播回放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