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025

眼下,市场正经历着一段震荡时期。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带来了困惑:面对这样的行情,究竟是应该积极进攻,还是选择稳健防守?这不仅是策略上的选择,更是对自身投资规则和心态的考验。

20250604-电风扇行情的挑战

眼下,市场正经历着一段震荡时期。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带来了困惑:面对这样的行情,究竟是应该积极进攻,还是选择稳健防守?这不仅是策略上的选择,更是对自身投资规则和心态的考验。

今天的文章,希望我能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为大家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

洞察当下市场:电风扇行情的挑战

最近一两个月以来,市场的主题词无疑是「震荡」。

不同板块轮番表现,热点切换极快,俗称电风扇行情。今天可能是创新药,明天或许是新消费,后天又轮到了数字货币/稳定币,又或是可控核聚变。这种快速轮动的特点,让许多追逐热点的投资者感到头疼,因为一旦追高,很容易就被套牢。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市场中不被“扇晕”呢?

首先,我们需要具备识别市场热点和情绪的能力。不同于简单的看指数涨跌,一些更具穿透力的指标能帮助我们看清全貌。

衡量市场情绪,可以关注两个关键指标:

  1. 涨跌家数比:即当天上涨个股数量与下跌个股数量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大于1,即使主要指数可能是绿色的,也说明市场整体情绪是偏好的,赚钱效应集中在部分个股;反之,则市场情绪较差。
  2. 涨停跌停数量:统计当天涨停板(包括涨幅超过10%的个股)和跌停板的数量。大量的涨停板通常意味着市场情绪活跃、赚钱效应强烈,而大量的跌停板则反映出恐慌情绪蔓延。

这些指标比单一的指数更能反映市场上大多数个股的真实状态,因为主要指数(如上证指数)往往受到权重较大的少数大型股影响,容易失真。

识别市场热点,最直观的指标是成交量。一个板块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全市场的资金和关注度都集中在那里,买卖博弈激烈,成交量自然放大。相比之下,那些曾经的热点(如人形机器人),如果成交量持续萎缩,通常意味着市场的热情已经转移,关注度不再。

成交量是资金投票的结果,它不容易说谎

普通人应该炒短线嘛?

面对震荡行情和快速轮动的热点,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频繁追逐热点进行短线进攻并非易事。大部分普通人或许并不具备专业的投资技能、信息渠道或完善的交易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少动”的策略,减少来回追逐,反而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将投资组合区分为长线仓位和短线仓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但这两种仓位的配置和策略应有本质区别。

短线仓位更多是用来表达个人对市场短期热点或波动的看法,可以尝试追逐热点或进行波段操作。但做短线最核心的要义在于带着止损赌一把。这意味着必须设定明确的止损纪律,错了就及时认错出局,避免小亏变成大亏,更要避免将短线仓位因为亏损而被迫变成“长线”。

频繁的止损是为了控制风险和回撤。然而,真正能在短线交易中稳定盈利的人凤毛麟角,这需要极高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对市场的敏锐度,很多时候甚至不如机构的量化交易。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不建议投入过多精力或资金在短线交易上

长期投资就是选择长期上涨的标的

那么,防守又该如何进行?真正的防守并非是将资金束之高阁,而是将它们安放在能够抵御时间侵蚀,甚至能随时间增值的资产中。长期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你所投资的标的,在拉长时间周期(例如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来看,必须是长期上涨的。

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因为即使你拥有再高超的交易技巧,如果所投资的资产本身是长期下跌的,你的努力也很难带来可观的回报,甚至可能只能勉强保本。

支撑资产长期上涨的一个核心因素是通货膨胀。随着货币的发行和经济发展,物价总体的趋势是上涨的,货币的购买力会随时间下降。这体现在企业盈利上,就是今天的1亿利润和20年后的1亿利润购买力是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能持续经营并保持盈利能力,其市值从长远来看也会随之提升,以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反映到股票市场上,健康的股票指数长期是上涨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长期投资的首要任务不是择时(选择买入的时机),而在于择物(选择投资什么)。选择一个内在具备长期上涨逻辑的标的,即使短期买在高点,时间也会熨平波动,带来回报。

化繁为简的躺平策略

对于普通人和小白投资者而言,研究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公司财报往往力有未逮。那么,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简单、易于执行,又能抓住长期上涨机会的方法呢?答案是基于可靠投资规则的策略。

投资规则是一种固定的、可量化的决策流程。它不依赖于主观判断或市场情绪,而是依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投资和调整。例如,一个基于规则的策略可能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季度),就根据某些财务指标(如现金流、盈利能力等)选出市场上符合条件的股票组合,并进行相应的买卖操作。这种规则化的投资,将复杂的研究和决策过程简化,使得普通人也能执行。

例如,一种基于“现金流”的规则策略,挑选市场上现金流充裕的公司进行投资,并定期根据规则调整持仓。其核心逻辑在于,手里持有大量现金的企业通常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长期来看更具生命力。历史数据表明,这种规则在A股和美股市场都展现出了可观的长期回报潜力。

这些基于规则的策略之所以适合普通人和小白,是因为它们允许投资者“躺平”。你不需要每天盯盘,不需要研究公司基本面,不需要分析技术走势,甚至不需要过多关注宏观经济变化。你只需要理解并信任这套规则的底层逻辑,然后按照规则执行(或者通过指数基金等工具被动跟踪规则),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享受复利带来的增长。

这本质上是在赚时间的钱,这才是真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构建投资组合与心态

明白了长线和短线的区别,以及长线投资的关键在于选择长期上涨的标的后,如何配置仓位就变得清晰了。

你的短线仓位比例,应取决于你是否真正具备通过短线交易稳定盈利的能力。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即使要参与短线,也应将其控制在较小的比例(例如总投资资金的10%以内),这部分资金权当是学习市场、满足“手痒”的需求。大部分资金应该放在你深信其长期上涨逻辑的资产上。

构建长期投资组合时,可以考虑配置多种具备长期上涨潜力的资产或基于不同投资规则的策略,形成一定的组合。例如,除了前文提到的现金流策略,也可能有其他规则捕捉不同市场的效率偏差或风险溢价。有些策略可能偏向高波动高回报(如某些捕捉市场极端状态的规则),有些则可能更为稳健。选择哪种规则或组合,取决于你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不同规则逻辑的理解与认同程度。

信念与耐心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长期投资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耐心。当你选择了认可的投资规则或长期上涨的标的后,市场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会经历各种波动,包括剧烈的下跌——极端行情。此时,维系你坚持下去的,不应是某个专家的推荐,而是你内心深处对所投规则或资产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唯有自己真正想明白了,才能在市场动荡甚至发生极端事件时,依然能坚定持有,不被外界噪音干扰。

总而言之,在当前震荡的市场中,普通人与其疲于追逐热点,不如将重心放在构建以长期上涨资产为核心的投资组合上。理解通货膨胀和复利的力量,选择基于可靠投资规则的策略,用时间去换取财富的增长。这是一种更适合普通人的“躺平”式防守,也是实现长期财富自由的密码

这条路不求暴富,但求稳健、长远,与时间同行,慢慢变富。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